联系我们
  • 邮编:238000
  • 电话:13305605038
  • 地址:安徽省合肥经开区桃花工业园拓展区工投立恒工业广场标准化厂房B-13栋

滁州模具制造后的保养方法,延长使用寿命的技巧

文章出处:本站 人气:3068 发表时间:2025-09-08 14:09:51

作为制造业的关键工艺设备,模具的精度和使用寿命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。模具制造完成后,科学维护可以有效减少损坏,避免腐蚀,保持精度,显著延长使用寿命(一般可以提高 30%-50%)。本文以“交付前”为基础。 - 使用中 - 存储期“全周期整理维修方法,分享实用技巧,帮助降低模具维修成本。


一、制造后交付前:基本维护奠定寿命基础

模具制造完成至交付使用前,应进行清洁、防锈、准确保护等基本维护,以防止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损坏。

(1)深度清洁:清除加工残留物

机械清洗:压缩空气(压力) 0.4-0.6MPa)吹去型腔、导柱孔、螺丝孔等部位的金属碎屑;用铜刷(防止划伤表面)清洁分型表面和刀口的毛刺和油渍;用酒精擦拭深孔位置的特殊条,以确保没有残留的切削液。

化学清洗:对于精密型腔或复杂结构,使用中性洗涤剂(pH 值 6-8)浸泡 10-15 几分钟后,使用超声波清洗器(频率) 28-40kHz)清洗,清除加工后残留的抛光膏和冷冻液;清洗后用纯净水清洗,然后用热空气(温度)≤60℃)干燥,避免因水分残留而生锈。


(2)防锈处理:阻隔腐蚀介质

短期存储(1-3 个月):

薄层防锈油均匀涂抹在型腔、导柱、顶针等金属表面(选用模具专用薄层防锈油,粘度 10-20mm²/s);

将螺丝孔、连接孔插入防锈塞中,将防锈纸贴在分型面上,避免与空气直接接触。

长期存放(3 个月以上):

选用防锈膜真空包装模具整体,或用气相防锈纸包裹关键部件,通过气相缓蚀剂持续发挥防锈作用;

大型模具在型腔内放置干燥剂(硅胶干燥剂),每立方米放置一次 500g),并密封型腔张开。


(3)准确保护:防止运输损坏

易损位置保护:将橡胶保护壳套在模具刀口、凸模等锐利位置;在导柱和导柱端面粘贴缓冲垫,以避免运输过程中的冲击变形。

固定支撑:大型模具需要用专用支架固定,以防止模板在起吊或堆积过程中因重力而变形;模具和运输工具之间的间隙用泡沫棉填充,以减少振动和冲击。


二、日常使用:动态维护减少消耗:

模具投入生产后,应结合使用次数和工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维护,重点解决损坏、粘模、温度异常等问题。

(1)使用前检查:提前消除隐患

外观检查:检查分型面是否有划痕,型腔是否有锈蚀,紧固件是否牢固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。

功能测试:手动打开和关闭模具,检查导柱、顶针和其他活动部件是否平稳;检查制冷系统和加热系统是否正常工作(例如注塑模具冷却水道压力是否满足) 0.3-0.5MPa)。

精度校正:每周用塞尺检查分型面的贴合度(缝隙)≤0.02mm),每月使用三坐标测量仪对关键型腔尺寸进行检查,确保精度符合要求。


(2)使用中的维护:实时控制消耗

润化保养:

导柱,导柱:每 8 每小时加注一次锂基润滑脂(NLGI 2 级别,确保滚动顺畅;

顶针、复位杆:每次生产前涂抹耐高温润滑油(耐高温润滑油)≥150℃),防止干摩擦造成卡住;

齿轮、齿条等传动部件:每天涂油,定期清理齿间杂质。

温度控制:

注塑模具、压铸模具:确保制冷系统平稳,控制模具温度在设定范围内(注塑模具一般压铸模具温度为50-80℃ 150-250℃),防止材料因局部过热而变软变形;

冲压模:每次连续生产时, 2 小时用压缩空气吹扫模具表面,减少摩擦产生热量。

材料清洗:生产前确保原材料无杂质(如金属颗粒和灰尘),防止杂质进入型腔划伤表面;粘贴模具时,使用特殊的脱膜剂(根据模具材料选择,如橡胶模具使用硅基脱膜剂)。禁止用硬物敲击型腔。


(3)使用后清洗:及时恢复状态

残留清理:生产结束后,立即清理型腔和浇注系统中的残留物料(如注塑塑料残留物和压铸金属残留物)。可使用铜刮刀或专用清洁软件,严禁损坏型腔表面。

应急处理:如有轻微划痕,用细砂纸(800-12000) 眼睛)沿线打磨,然后用抛光膏抛光;如果紧固件滑丝,及时更换同规格的高强度螺栓(如 12.9 级内六角螺栓)。


二、长期存放期:静态维护保持性能

停止使用模具超过 1个月时,为了避免生锈、老化和精度下降,需要进行系统的静态维护。

(1)全方面清洁和防锈升级

对模具表面及内部残留的润滑油、脱膜剂进行彻底清洗,用酒精擦拭干净;

厚层防锈脂(适用于长期储存)涂在型腔、导柱等关键部位,外部覆盖防锈帆布;

用塑料薄膜包裹电气元件(如加热管、传感器),防止受潮短路。


(2)环境控制和定期检查

储存环境:温度控制相对湿度为15-25℃≤60%,避免阳光直射、潮湿寒冷或灰尘密集的环境;远离酸碱、腐蚀性物质(如化工原料仓库)。

定期维护:每月检查一次防锈状态,如发现防锈剂干燥或防锈膜损坏,及时补擦、更换;每3 每月手动打开和关闭一次模具,在活动部件中加入润滑油,避免卡滞。


四、不同类型模具的维护重点


注塑模具:重点维护冷却水道(定期用除垢剂清洗水垢,保持流量畅通)、型腔表面(防止塑料高温碳化残留);

冲压模具:优先保持刀口锋利度(定期研磨,保持刀口视角)、导向机构(避免冲压件毛边间隙过大);

压铸模具:加强耐高温保护(选择耐高温保护) 高温润滑脂300℃以上)、清洗型腔金属氧化物(用专用清洁剂浸泡后清洗);

橡胶模具:避免接触油渍(油渍会导致橡胶老化),储存时保持型腔干燥通风。


提高模具寿命的关键技巧

标准化操作: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,严禁使用过压、过热、超出行程的模具(如防止冲压模超过额定冲裁力);

易损件预付:提前储备导柱、导柱、扭簧、密封圈等易损件,如有损坏,应立即更换,避免故障扩大;

工作维护:复杂故障(如型腔裂纹和模板变形)需要由工作人员进行维护,焊接、激光熔覆等技术应用于维护,以防止自拆造成精度损失;

数据记录:通过数据跟踪,建立模具维护档案,记录每次维护的时间、内容、更换零件的状态,提高维护周期。


模具维护的关键是“预防为主,按需维护”。通过制造后的基本保护、使用中的动态控制和存储期间的静态维护的全周期管理,可以有效降低磨损和腐蚀的风险,显著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,为企业降低成本、提高生产稳定性提供坚实的保障。


标签:
相关产品